腹黑皇子同冷酷宮女勇闖奪嫡路、替身少爺與天涯歌女情定上海灘、全職太太和柜員第三者相互救贖……
最近,這些覆蓋了古裝、民國和當代都市熱門題材的微短劇,讓人“一看土成狗,再看就上頭”,并憑借超強的劇情張力和內容節奏,成為占據用戶碎片化時間的新型“電子榨菜”。
【資料圖】
微短劇《招惹》劇照
視聽新勢力微短劇,各大平臺強勢進軍
所謂微短劇,就是指單集時長在1~15分鐘之內,具有完整故事結構和高密度劇情的短視頻電視劇。
《萬萬沒想到》劇照
這個概念并不新鮮,早在2013年,萬合天宜自制的5分鐘短劇《萬萬沒想到》就曾風行一時。在短視頻平臺成為互聯網文化窗口后,一些自媒體和MCN機構開始制作時長更短的劇情類短視頻,在平均不超過2分鐘的時長中,用高爆點元素和強反轉劇情牢牢抓住人們的眼球。
這些視頻綜合了短視頻的碎片化特點和連續劇的劇情優勢,很好地迎合了當代互聯網用戶對于“短平快”內容的消費偏好。引得各大平臺紛紛下場,推出微短劇的扶持策略,如快手的“星芒計劃”、芒果TV的“大芒計劃”、B站的“輕劇場”廠牌等,力求將微短劇業務打造為新的內容突破口。
微短劇《念念無明》
仙俠宮廷、青春校園、都市情感、職場生活、懸疑推理……幾乎所有傳統影視劇題材,都能在微短劇中找到。且它們在內容創新上腦洞更大,用戶觀看時間成本較低,還因拍攝周期短而更容易貼合社會熱點話題,所以一躍成為占據用戶碎片化時間的新型“電子榨菜”。
較低的準入門檻、較短的制作周期,以及影視行業的供給側改革,促使更多專業制作公司進入微短劇領域。去年開始,微短劇從上線備案數量、內容驚喜程度到社會關注度與話題度,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微短劇《仁心》
如在芒果TV播出的《念念無明》《虛顏》,累計播放量均超6億次;快手推出的《仁心》《胡同兒》,分別聚焦醫者情懷和京味兒故事,得到了主流媒體的肯定;最近熱播的古裝短劇《東欄雪》,在微博劇集影響力榜中已經排到了前十。
微短劇《東欄雪》
在前不久召開的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微短劇成為重要議題之一。會上發布的《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微短劇上線數量顯著提升,年度微短劇規劃備案數量達到2775部,重點網絡微短劇從2021年的58部上升到172部;微短劇受眾規模不斷擴大,近半年內看過3分鐘以內微短劇/微綜藝/泡面番的用戶占比已超過50%。
微短劇儼然已成為影視市場中最熱鬧的賽道之一。
不再野蠻生長,做精品才能長久化
一開始,微短劇給人一種小作坊生產的感覺。許多觀眾抱著“你隨便拍拍,我隨便看看”的態度觀劇,甚至不少人把微短劇等同于面向下沉市場的土味視頻。
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微短劇不再野蠻生長,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粗俗”“低智”“尷尬”等負面評價,邁入了發展正軌。尤其是檸萌、華策、唐德、嘉行等一批主流影視制作公司的加入,一步步拉高行業門檻,不僅在場景布置和服化道的精細程度上有了顯著進步,還吸引了一些主流藝人的參演。毋庸置疑的是,有更專業的制作團隊、更優秀的演員,產出的作品更容易讓人眼前一亮,為觀眾所喜愛。
微短劇《二十九》
最近的微短劇,雖然還有許多以劍走偏鋒的內容取勝,但在質量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如由楊蓉、王一菲主演的雙女主都市情感短劇《二十九》,摒棄過往狗血的“雌竟”套路,講述兩名都市女性在生活與職場中遭遇困境,相互救贖的故事。不少觀眾表示劇集很有質感,演員演技精湛,可與傳統影視劇一較高下。
不管怎么說,作為新興形式出現的微短劇,其發展模式還在探索和完善中。省錢容易賺錢難,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關鍵還要在優質內容上發力。
微短劇《胡同兒》
在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首屆“微短劇行業發展論壇”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司長馮勝勇從全局出發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微”而不弱,以“小切口”講好中國故事“大主題”;第二,“短”而不淺,以“小體量”呈現中國人民“新群像”;第三,“劇”有品質,讓“微而精、短而美”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大方向。
中國作家協會還將與國家廣電總局聯合推出“網絡文學微短劇創作支持計劃”,打通網絡文學創作與網絡音視聽產品制作的壁壘,形成完整的現代文化產業鏈,為IP開發帶來更多可能。
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更多質量更優、題材更豐富的微短劇口碑佳作出現,讓微短劇這片藍海,變成寬闊的紅海。
統籌:梁冰 編輯:許怡童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版權為鄭州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