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未來愿我們無論在何方,都心懷夢想,堅持熱愛,永遠腳踏實地,淡定從容……”6月28日,在中國傳媒大學的2023屆畢業典禮上,播音主持藝術學專業2023屆碩士畢業生董麗娜上臺,手摸盲文,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相關視頻傳出后,打動無數網友。
一個患有先天弱視的女孩,在10歲那年徹底失明,她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呢?黑暗?無趣?絕望?抱怨命運不公?對于自己不幸的遭遇,董麗娜格外坦然,用行動告訴人們:眼盲心不盲,生活可以是絢麗多彩的!
讀書,給了董麗娜堅持的底氣。在大連盲聾學校讀書的9年間,董麗娜讀遍了圖書館內幾百本盲文書籍,借助閱讀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命運無論如何也不能把我逼上絕路”,讀書為董麗娜開辟了夢想之路,在追夢的路上,她一直是那個“希望通過學習能看到不斷成長與變化”的女孩,腳步不曾停歇。
對播音事業的熱切向往,是支撐著董麗娜堅定逐夢的內在動力。從盲人推拿師到播音培訓師,再到全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董麗娜為了讓世界聽到自己的聲音,22歲離家北漂、自學考取本科、35歲考研讀碩,這些哪怕是視力沒有障礙的人,可能也很難做到。正是付出了超出普通人百倍、千倍的努力,董麗娜才終于圓夢,打破了“視障人士只能做推拿”的刻板印象,一鳴驚人。
董麗娜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夢想并不是虛無縹緲之物,而是需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實現的珍寶。很多時候,只要堅定地朝著夢想邁進,摒棄路程中繁雜的聲音,以頑強奮斗戰勝困難與挑戰,那么夢想也不會辜負、落空。
當然,董麗娜的成功也離不開社會對視障群體權益的保護。盲聾學校、盲文書籍、盲人廣播培訓項目等一系列公益性愛心平臺和無障礙技術產品,使得董麗娜得以“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安心逐夢。
然而,視障人士的背后,還有中國8500萬殘障人群等待著更健全的保障措施盡早落地。6月28日,國家層面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表決通過,標志著無障礙環境建設持續“擴圈”,從“有沒有”邁向“優不優”,推出更具包容性、普適性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一切都在穩步前進。
衡量社會文明程度,不僅在于高大的建筑、穿梭的車流,更關鍵的是要看其能否讓不同群體找到價值實現的渠道,讓不同群體感受到人心善意和溫暖。想殘障人士所想、急殘障人士所急、應殘障人士所需,這一群體需要制度善意和人文關懷,需要社會溫柔以待、平等視之。
全國首位視障播音碩士董麗娜,畢業快樂!愿她的勇氣與努力,能夠成為一束光照進殘障人心的內心,讓他們對生活更有希望、對未來更有期待,同時也能為無障礙掃清“障礙”,托起殘疾人群體的“幸福夢”。(韓靜)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統籌:陳若松 編輯:楊晗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版權為鄭州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