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長寧建設更富創造力的智慧之城,虹橋街道著眼“高效處置一件事”,通過迭代實現新功能、新場景的升級改造,豐富城市數字化、精細化管理手段,不斷完善“一網統管”建設,并被評為2022年度長寧區“一網統管”優秀工作單位。
完善感知神經元
自去年以來,虹橋街道在區城運中心、區大數據中心的支持下,進一步踐行“實戰管用”的工作理念,新接入探頭范圍覆蓋安東小區、愛建小區、中園小區3個售后公房小區以及黃金城道步行街、凱旋路沿街、住安物業3處重點點位、商業街,使轄區探頭數量達到1400多路。
(資料圖片)
探頭畫面和區城運中心“一網統管”3.0版系統深度融合,經過AI算法,實現了對道路積水、共享單車違停、跨門經營、生命通道占用等14個生活場景的實時監控,類別數量比最初增加了2倍多。
而一旦發現問題,“一網統管”系統會自動鎖定地點、生成“案件”,派單給現場周邊的門責隊員進行及時處置,形成“發現-處置-結案”的管理流程,讓社區管理者、老百姓都能感受到數字化治理所帶來的城市治理的高效與便捷。
除了探頭,街道還現有10部單兵設備,生成預案180多項,實現了城運中心與事件現場人員的定位、通訊、直播;電子標簽數達到60多類,讓數字賦能社區管理更加精細化。而這些感知神經元都已全方位地投入到防臺防汛等各類重點保障工作中,發揮了強有力的數字賦能作用,使虹橋街道在2022年的第三方人力成本投入上明顯低于全區平均水平。
古北試點數字孿生項目
在古北市民中心一樓的展示終端,街道通過數字孿生試點項目建設,運用三維數字精細建模地圖,全方位展現了國際社區的風貌,并將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與社區數字化轉型相結合,圍繞“宜居、宜業、宜行、宜養、宜游、宜購”的社區“六宜”,打造數治應用場景。
在這里,市民可以游覽古北數字社區的全貌,還可以步入精細建模的小區、街區、樓宇、商超、公共服務場所等5類社區最小管理單元,一鍵展現社區15分鐘內可達的開放共享服務平臺點位分布,包括社區學校、助餐AI食堂、交通出行、綜合大型商場等場景的課程、菜單、交通站點和線路、導購線路信息,更立體地展現古北國際社區精細化治理的特色風貌。
目前,數字孿生項目已實現古北國際社區全貌的可呈現、可展示,接下來,街道將繼續在三維數字精細建模地圖的基礎上,疊加古北社區安全、服務、治理等方面需掌握、可量化、可視化的各項社區生命特征的具體指標、數值的具象化展示,并鏈接至街道城運中心、應急管理中心的“一網統管”平臺,實現對該區域的綜合管理,努力將古北國際化社區打造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層實踐地的數字體驗名片。
創建常態化防疫模塊
在2022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虹橋街道城運中心先行先試,在全區率先試點開發“復工復產功能模塊”,并率先在轄區5個在建工地、20余家賓旅館進行試點,覆蓋900余人。
街道城運中心只需將復工企業提交的最新員工信息表一鍵上傳至“一網統管”智慧平臺中的復工復產板塊,隨即,大屏幕上會實時顯示出從業人員的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等基礎信息,以及所在單位、單位類型、采樣情況等內容,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實現了常態化防疫的智慧化高效管理。
(來源:上海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