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00后”高技能人才邵茹鵬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精雕細琢少年郎,志做當代公輸班
■本報記者 李成東
(資料圖)
5月4日,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上海科創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邵茹鵬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松江的高技能人才代表,在北京獲頒“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頒獎儀式這樣介紹邵茹鵬:精雕細琢少年郎,志做當代公輸班。他少年立志,與木為伴;潛心苦練,技驚世界。作為一名“00后”青年,他在方寸工作臺間閃耀“大國工匠”之光,在世界賽場上展現中華榫卯工藝的千年魅力。
“這枚獎章是對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廣大青年技能人才的極大鼓舞,希望能帶動更多年輕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讓青春在建設‘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中綻放絢麗之花。”邵茹鵬說。
實現金牌“零”的突破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當今職業技能發展的最高水平。2022年10月,在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的精細木工項目比賽中,年僅20歲的邵茹鵬憑借過硬的實力、強大的心理素質和靈活應變的能力逆轉形勢,將金牌收入囊中。這既是此次比賽中國隊的“首金”,也是我國在世賽舞臺上獲得的首個精細木工項目冠軍,實現了“零”的突破。
精細木工項目結合了木工類項目所有高難度的榫卯節點,要求選手在4天22小時內完成作品的桿件制作、榫卯連接、拼裝、打磨和裝配,兩個榫卯結合的地方不能有任何加工痕跡,達到妙然天成、渾然一體的效果。比賽規定任何一個榫卯的連接不能使用釘子,必須將縫隙大小控制在0.2毫米以內方可得分。在日常訓練中,邵茹鵬一直給自己制定小于0.2毫米的更高標準,這樣的精度比頭發絲還要細。
此次賽前公布的圖紙與正式比賽所用的圖紙截然不同。相較前者,后者的工藝更為復雜,且需要用一米七的圓規來畫圓弧,但在日常訓練中選手很少會使用超過一米五的圓規。為了完成繪圖,邵茹鵬臨場應變,用現有工具在現場拼出了一個一米七的圓規。
面對困難沉著冷靜,出現失誤淡然應對,憑借著扎實的技能水平和強大的心理素質,“00后”邵茹鵬在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站上了世界技能大賽的最高領獎臺,為我國精細木工項目斬獲首枚金牌。
為青年成長搭建平臺
多年來,邵茹鵬在興趣驅動下,常年與鑿子、刨子、畫線器等工具打交道,將滿腔熱愛化作行動。在世界技能最高舞臺奪冠后,頭頂光環的邵茹鵬并未有絲毫放松,很快找準新的目標,從一名世界冠軍轉換為一名職業技能教練,用自己的經驗和技藝培養更多有匠心精神的“小魯班”,將中華傳統技藝代代相傳,持續發揚光大。邵茹鵬說:“從選手到教師,身份的轉變是我成長路上的一道‘新題目’。”
“希望涌現出更多像邵茹鵬這樣的青年人才,在建設‘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中綻放青春的絢麗之花。”松江團區委書記呂明遠表示,要著力優化開放包容的青年科研型創新環境,在推動松江“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建設青年科創蝶變之城、青年人文薈萃之城、青年生態和諧之城,打造青年向往的創新之城。
(來源:解放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