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華安證券(600909)發布一篇醫藥生物行業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把握中藥核心資產,精選醫藥成長個股。
報告具體內容如下:
本周行情回顧:板塊上漲
(資料圖)
本周醫藥生物指數上漲0.60%,跑輸滬深300指數2.70個百分點,跑輸上證綜指0.69個百分點,行業漲跌幅排名第25。6月16日(本周五),醫藥生物行業PE(TTM,剔除負值)為26X,位于2012年以來“均值-1X標準差”和“均值-2X標準差”之間,相比6月9日PE上漲1個單位,比2012年以來均值(35X)低8個單位。本周,13個醫藥III級子行業中,10個子行業上漲,3個子行業下跌。其中,線下藥店為漲幅最大的子行業,上漲5.96%;醫藥流通為跌幅最大的子行業,下跌3.22%。6月16日(本周五)估值最高的子行業為醫院,PE(TTM)為75X。
把握中藥核心資產,精選醫藥成長個股
醫藥生物跑輸滬深300指數2.70個百分點,在申萬31個一級行業中漲幅排名top25,略微反彈兩周又連續三周下跌,還是處于漲-跌-漲-跌的狀態,醫藥在目前階段不是全市場機構的配置主流。細分板塊方面,本周藥店、血制品、CXO等細分賽道上漲;醫藥流通、IVD和中藥等細分領域領跌,藥店領漲是因為中小微納稅人納稅優惠政策,CXO則是因為跌多反彈,并且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的預期進一步減緩所致,血制品上漲受益于衛光生物(002880)大股東變更為國藥集團而引起市場對血制品行業變動的預期。漲幅top10,主線較為分散,包括AI、醫療消費、減肥產業鏈等;跌幅top10,也比較分散,基本為各自公司的變化而帶動的股價波動。港股方面,HSCIH周繼續小幅上漲2.3%。
醫藥生物(申萬)年初至今下跌3.49%,位列第21,走勢已經回到了2022年10月份的水平。醫藥目前到了很多標的估值能接受但是吸引力沒那么足、苦于沒有板塊行情的機會的階段,資金持續在觀望,稍微拉長時間維度,醫藥目前這個時間點配置,會顯示出很好的投資價值。
但是現在醫藥的投資機會需要自下而上選擇,挖掘具備競爭力和差異化的公司,和過去2018~2021年只需要挖掘醫藥細分龍頭、持股拿住不一樣,相對而言對投資的判斷、交易能力要求更高。中藥板塊,我們認為是中長期的機會,建議優質的中藥標的需要拿住拿穩,調整則視為買入機會,短期的估值等因素在景氣度面前應該淡化,近期尤其要關注基藥目錄、配方顆粒、沒漲的非國企優質中藥標的。創新藥我們更多關注FIC標的,尤其是公司產品已經拿證具備商業化能力、處于放量期的標的。我們認為:市場波動較大,部分個股創新低,市場極端情況下,具備業績持續增長性的公司以及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包括管理層的考量)帶來很好的買點。
六月金股我們選擇艾迪藥業:艾迪藥業的艾滋病國內首家三聯復方創新藥獲批并且銷售積極推進,2022Q3至2023Q1連續三個季度公司的基本面改善,全年扭虧可期;并且008產品頭對頭吉利德公司的捷夫康的數據預計六月份揭盲,會帶來催化。具備商業化的產品、產品優勢顯著、競爭格局好,符合我們長期看好的大邏輯。
本周個股表現:A股近四成個股上漲
本周463支A股醫藥生物個股中,有182支上漲,占比39%。
本周漲幅前十的醫藥股為:安必平(+12.64%)、山外山(+12.43%)、羅欣藥業(002793)(+11.98%)、興齊眼藥(300573)(+9.69%)、天智航(+9.68%)、成都先導(+9.54%)、圣達生物(603079)(+9.23%)、益豐藥房(603939)(+9.14%)、廣濟藥業(000952)(+9.02%)、海泰新光(+8.95%)。
本周跌幅前十的醫藥股為:和佳退(300273)(-60.91%)、*ST紫鑫(002118)(-17.78%)、重藥控股(000950)(-12.55%)、諾唯贊(-11.13%)、益佰制藥(600594)(-10.58%)、普瑞眼科(301239)(-10.44%)、百濟神州(-10.33%)、怡和嘉業(301367)(-9.94%)、沃華醫藥(002107)(-9.88%)、ST康美(600518)(-9.13%)。
本周港股88支個股中,63支上漲,占比72%。
本周新發報告
公司深度達仁堂(600329):《混改落地,百年中藥企業煥發新生態》。
風險提示
政策風險,競爭風險,股價異常波動風險。
聲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機構發布報告信息源,并不保證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數據僅供參考,據此交易,風險自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