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4日,2023年京津產業交流合作對接洽談會在濱海新區舉行,73家北京市有意向來津投資合作的企業及100家天津相關企業,與京津兩市重點區域和載體平臺按照產業鏈分組交流溝通、現場對接,商洽合作意向,共謀發展機遇。
(資料圖片)
據了解,此次對接會旨在搭建京津兩市產業交流合作對接平臺,助力兩市各類企業拓展“投資新領域、市場新空間、應用新場景”,共同推進兩市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推進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優鏈”,構建京津冀良好產業生態,全面提升區域產業核心競爭力。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
加快打造“北京研發、天津轉化”承載平臺
分組交流中,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介紹了目前園區特色、招商情況等內容。記者了解到,掛牌六年來,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圍繞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和科技服務業“3+1”主導產業聚力發展,園區科技指標高速增長,重點項目加速聚集,協同發展成效顯著,綜合配套能力全面提升,已經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樣板。
“科技園累計注冊企業突破40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8家、天津市雛鷹企業120家、天津市瞪羚企業3家。同時,與北京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深度合作,從機制協同、創新協同、服務協同賦能園區,全面打造類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將加快打造“北京研發、天津轉化”的重要承載平臺,重點面向北京優質創新主體,在醫療器械、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領域全面實現京津兩地在研發、中試、成果轉化方面全方位的產業協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更大的示范效應。
天津港集團
將港口功能前移至內陸腹地
在向與會企業介紹天津港建設發展與服務資源情況后,天津港集團重點與來自京津的物流企業、貿易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進行了交流探討。交流中,天津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外運物流華北有限公司、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我們會將港口的資源節點優勢向北京企業傾斜,讓北京企業到達港口口岸后,能夠感受到我們在效率以及整體物流鏈等服務方面的提升。”天津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恒表示。
據了解,作為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和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京津冀的海上門戶,天津港集團在京津冀及“三北”地區布局“三線十區”超120家直營店、加盟店,形成了覆蓋全腹地的物流服務網絡,也將港口功能前移至內陸腹地。同時,其下屬的多元化板塊企業兼具區域經營、地產開發、綜合服務、信息科技、工程建設、運營保障、文化旅游和金融服務等多領域服務功能,正為京津冀地區港產城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天津海河生物醫藥科技集團
為“雙城”生物醫藥產業強鏈補鏈
“目前,集團總部在天津濱海新區有3個檢測基地和1個CMDO生產基地,主要為醫療器械研發、生產企業提供檢驗檢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產品全球注冊認證咨詢和委托研發生產服務。”天津海河生物醫藥科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洪曉鳴在同北京相關區交流時介紹道,目前,企業已經為北京的很多企業提供過服務。
洪曉鳴表示,海河生物設立了多種實驗室,可為相關產品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生物醫藥產業是京津雙城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海河生物作為產業強鏈補鏈的一個環節,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活動,由之前同北京企業的點對點溝通升華為產業鏈、區塊的充分對接,讓企業在京津雙城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貢獻力量。(記者 張倩 張惺卓 報道 王鼎鑫 攝影編輯陳小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