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今天兩點論來聊一下電影《孤注一擲》和其背后的詐騙問題。
隨著《孤注一擲》熱映,緬北詐騙集團、電信詐騙等話題引起廣泛討論。令人意外的是,竟然有些觀眾看完后,還覺得電信詐騙太明顯,只要沒有貪心和不甘心,就不會被騙;甚至覺得即便被騙去國外做詐騙,只要聽話服從,就能安心賺大錢。這些思想值得警惕。很多因電信詐騙造成的悲劇正在現實中上演,而且,更隱秘更殘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是不聰明才會上當,高智商同樣會受騙。比如,電影中被騙到緬甸的潘生是一個高級技術人員,現實中,甚至還有中科院博士、企業老總因工作、考察等原因被騙到緬甸的新聞發生。
不是干完業績、逆來順受就能脫身。別和詐騙團伙講誠信。那名被騙去緬甸的中科院博士,一開始對方也承諾干滿一年、家里轉賬12萬可以放人,但在轉賬后賬戶就被凍結,當事人被打、被關禁閉。
不是賭徒才會中電信詐騙的圈套。電影中深陷網絡賭博不能自拔的富二代顧天之,原本開著豪車、有著高學歷、名下還有至少價值800萬的房產,卻自作聰明參與網絡賭博,而輸光了一切。電影中反詐警察談到,詐騙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人有兩顆心,貪心和不甘心。這個從未讓父母失望過的年輕人可能就是因不甘心而越陷越深。但現實中的電信詐騙,花樣遠不止這些,即便沒有貪心和不甘心,若缺少警惕心,都可能被騙。比如,缺少隱私意識,AI換臉隨便玩,很多詐騙就用換臉技術偷梁換柱施行視頻詐騙;比如,盲目迷信“權威”,看到所謂的“官網”和“紅頭文件”,就信以為真;甚至于,詐騙團伙開始盯上兒童,近期多起針對兒童電話手表的騙局,再次刷新了人們對詐騙的認知。
電信詐騙無孔不入,除了有關部門加強打擊詐騙、相關平臺監督保護公民隱私,每個人作為防詐騙第一責任人,一定要加強警惕,日常保護隱私、遇事多重核對,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
文案/主播:劉志杰
攝影:朱文博
剪輯:王濛濛 郭雨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