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五一期間,山東巨野縣麒麟鎮第一中學28名來自北京大學的學子走進校園,開展“燕字來麟”學伴項目首次線下活動。
“燕字來麟”學伴項目由北京大學學生資助中心副主任張佳寧和其他兩人共同策劃發起,其初衷是讓北大的志愿者為巨野的留守兒童提供高質量的陪伴與引領,涵養創造愛、傳遞愛的情懷與品性,用榜樣的力量激勵鄉村學子成長成才。項目自2022年3月啟動以來,得到了巨野縣麒麟鎮政府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巨野縣177名中學生與北大學子結成學伴,雙方往來信件984封,累計通話時長34169分鐘,解決了很多學生的求學困惑,取得了良好效果。
“‘燕字來麟’學伴活動就像一束穿過黑夜的光,為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北京大學蔡子琪大姐姐給我分享的高效學習方法,對我人生的引領,將使我終身受益。”活動現場,麒麟鎮一中2022年初三畢業生徐錦息表示。
“從更為長遠的角度上來說,‘燕字來麟’學伴項目是一次推進教育精準脫貧的新嘗試,致力于探索彌合因經濟條件差異造成的教育鴻溝的新路徑。”張佳寧說。
在巨野期間,北京大學的28名志愿者結對28個學伴共同開展了“共畫一幅畫”“珠行萬里”共玩一場游戲等一系列素質拓展活動,并到巨野縣書畫院、巨野縣博物館參觀,感受巨野厚重的人文歷史和風土人情。
“我結對的是一名孤兒,從她的成長我看到了巨野人民的團結、真誠、善良,看到了老師對學生的無私的關懷,看到了鄉村振興在巨野落地生根,為你們點贊。”北京大學志愿者蔡子琪說。
“‘燕字來麟’學伴項目,致力于通過朋友的陪伴,同學一周一次電話,一月一封書信,幫助鄉鎮中學學生樹立人生理想,激發自立自強的內生動力,緩解了留守兒童缺乏高質量陪伴帶來的心理問題,為農村孩子們的成長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探索出一種農村中學結合大學生志愿服務實現互利共贏的長效模式。”巨野縣委書記馮艷麗如是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