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期,英國國防部宣布,向烏克蘭輸送的主戰坦克配備彈藥中將包含貧鈾穿甲彈。對此,國際社會不斷有質疑和批評之聲。上世紀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發動對南聯盟的襲擊,投下15噸貧鈾彈。塞爾維亞衛生部長25日表示,北約使用貧鈾彈的行為,是丑陋的和不人道的。貧鈾彈這種武器應該被禁用。
塞爾維亞衛生部長達妮察·格魯伊契奇表示,在遭受北約轟炸七年后,該國白血病和淋巴瘤病例激增,此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兒童精神障礙和不孕癥等病例也開始增加。作為曾經的醫學專家,格魯伊契奇指出,每10萬塞爾維亞人中就有5500人患有癌癥。長期以來她一直呼吁對北約使用貧鈾彈問題進行國際調查,并要求禁止使用貧鈾彈。
貧鈾是致癌物質,具有化學性和放射性毒性。在彈藥爆炸后,產生的粉塵還可能被風帶到其他地方,污染水源和農作物。歷史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曾多次對別國使用貧鈾彈。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首次使用貧鈾彈。據報道,這些彈藥和其他軍事相關污染物造成伊拉克大部分地區先天性出生缺陷和癌癥等疾病患者數量激增。
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打著“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的旗號,對當時的南聯盟進行了78天的持續轟炸,投下15噸貧鈾彈。
此外,自美軍2001年入侵阿富汗以來,阿富汗部分地區頻繁遭受美軍轟炸,有證據表明美軍在阿富汗戰場也使用了貧鈾彈。
(來源:央視新聞)
統籌:王攀 編輯:金宸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