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渠濱河路上,那段跨鐵軌路段通道太窄了,早晚高峰期經常擁堵!聽說鐵路已經廢棄了,這段道路還能拓寬嗎?”近日,市民毛先生向正觀新聞“鄭在辦”服務平臺反映:一段鐵軌的存在,給綠城銀水灣西側東風渠濱河路的通行造成了阻礙,突然出現的“瓶頸”也造成了該路段的高峰擁堵問題。
市民
這處“瓶頸”能否打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毛先生所說東西橫穿東風渠濱河路的鐵軌,既與鄭州的歷史相關,也和惠濟區的發展相連:該段鐵路曾通往黃河迎賓館,是黃河迎賓館的專用鐵路,它記錄了一段又一段往事,也留下了城市的變遷印跡。
“我們這兒的居民多,附近還有不少小區和學校,早晚高峰上班、上學的人很多,早日打通能給大家帶來極大便利。”毛先生說,橫穿路面的鐵軌將東風渠濱河路分為南北兩段,而占據約三分之二路面的西段鐵路,又使得該路剩余道路僅可供一輛汽車通行,這個通行“瓶頸”讓周邊居民感到十分不便。
據了解,東風渠濱河路與該段鐵路相交區域周邊有綠城銀水灣、木馬嘉苑等住宅小區及開元路小學和開元幼兒園,在附近生活和工作的人日益增多,該段道路早晚高峰期的通行問題也日漸突出。
“有時候還有救護車經過,遇到早晚高峰堵車可不得了。”毛先生說,惠濟區人民醫院新院區距此約700米,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北院區距此約3公里,東風渠濱河路作為一條成熟的城市道路,不但承擔著周邊居民的通勤工作,平時還有救護車、消防車等車輛從此處經過,路段擁堵對應急搶險造成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12319
鐵路部門“暫時沒有拆除規劃”
5月5日上午11時30分,記者在綠城銀水灣小區西側的東風渠濱河路上找到了這段鐵路。受它影響,東風渠濱河路西半幅路面并未完全開放,僅東半幅部分路面可供人車通行,但跨鐵路段道路未劃分車道,狹窄的道路上機非混行現象顯著。
記者注意到,該段鐵路距離開元路僅有不足100米的距離,與東風渠濱河路交叉區域東西兩側的鐵軌已被掩蓋在雜草叢中,部分鐵軌已顯出斑斑銹跡,還有一些鐵軌被黃土和建筑垃圾包圍,沿路環境也較為臟亂。
4月27日,曾有市民通過網絡平臺咨詢京廣線通向黃河迎賓館的鐵路何時拆除,并稱因受該段鐵路影響,東風渠濱河路、清華園路均未完全打通,對周邊居民的出行造成了不便,但至5日下午未收到相關部門回復。
5日下午3時許,記者將問題反映至12319城建服務熱線,接線人員稱該路段涉及鐵路軌道,需對接鐵路部門。下午5時35分,12319城建服務熱線工作人員回復稱,“已咨詢鐵路部門,但對方回復‘目前暫時沒有拆除規劃’”。
探討
廢舊鐵路該拆除還是保留?
4月26日,正觀新聞曾對管城區弓莊街東側廢棄鐵路規劃建設豫豪路的情況進行關注,市內其他區域廢舊鐵路的拆除或保留也多次引來網友議論。
鄭州有成百上千條鐵路軌道穿城而過,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交通軌道的變遷,部分橫過居民區的鐵路軌道已不再通車運營。
一些網友認為,部分與城區市政道路交叉而過的廢棄鐵軌是“攔路虎”,既影響人車通行,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拆除廢舊鐵路可以打破不少“堵點”。
不過,另有部分廢棄鐵軌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如運河公園-西小站、東風渠濱河公園內的鐵軌上,經常吸引大量市民前來,在廢棄軌道上拍出了“電影感”畫面。
廢棄軌道是該拆除讓路城市建設,還是作為歷史遺存保留下來,這樣的問題仍待相關部門進一步研討確定。
統籌:劉德華 編輯:張瀟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版權為鄭州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