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天宮二號呢?當初天宮二號對接的時候可是引起了很多人的熱切關注,它的對接成功可是讓我國向太空作業邁進了一大步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詳細的了解一下這個“老前輩”吧。
天宮二號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二架靶機是中國天宮二號第一個具有輔助功能的載人航天實驗實驗室,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中心發射;2019年7月16日終止數據服務;2019年7月19日,它被控制脫離軌道并重返大氣層,落入太平洋預定的安全海域。
天宮二號是太空實驗室階段的主要飛行器之一。它先后與神舟11號和天舟1號對接,并承擔了驗證空間站相關技術的重要任務。它是中國第一個真正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采用實驗艙和資源艙的配置,總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太陽翼展約18.4米,重量8.6噸,設計在軌壽命2年。
2016年10月19日3時31分,神舟11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航天實驗室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6點32分,宇航員景海鵬和陳冬先后進入天宮二號航天實驗室。在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數次變軌,于19日1時11分轉為自主控制,通過自主引導和控制逐漸接近天宮二號。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最終確認對接準備狀態后,神舟11號開始向天宮二號靠近。3點24分,神舟11號和天宮二號與接環取得聯系。按照程序成功完成一系列技術動作后,對接機構被鎖定,兩架飛機剛性連接形成一個組件。宇航員將以漂浮的方式進入天宮二號實驗艙。據了解,他們將按計劃在艙內進行相關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
為了滿足推進劑補充驗證試驗的需要,天宮二號在天宮一號靶機備份產品的基礎上,對推進子系統進行了適應性改造;為了滿足留在中,的需要,載人的宜居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它有能力支持兩名宇航員在軌道上工作和生活30天。
天宮二號號是由長征二號T2運載火箭發射的;該火箭是載人航天專用的二級運載火箭,全長52.03米,起飛重量489.1噸,運載能力8.6噸。
天宮二號運載14個重約600公斤的應用負載,以及航空航天醫學實驗設備和在軌維護測試設備。其中攜帶的主要物品有:
1.太空冷原子鐘是世界上第一個在軌道上運行的冷原子鐘。根據在軌測試結果,估計冷原子鐘日穩定度達到7.2E-16。
2.中歐聯合研制的伽瑪暴偏振探測器(POLAR)是世界上第一臺寬視場、高效率的專用宇宙射線爆發偏振探測器。
3.航天養蠶、雙擺實驗、水膜反應等三個實驗項目在香港中學生航天科技設計競賽中獲獎。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天宮二號的主要任務。天宮二號的主要任務是:
天宮二號的主要任務包括兩個方面:
1.開展大型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實驗,以及航天醫學實驗;
2.審核空間站建設和運行的關鍵技術,如宇航員在中,停留的推進劑補充和在軌維護。
天宮二號任務目的:
1.接受神舟11號的訪問,完成航天員在中,的停留,并對長期飛行的乘員生命、健康、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進行評估;
2.接受天舟一號的訪問,對推進劑在軌補充技術進行審核;
3.開展空間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以及在軌維修和空間站技術驗證試驗。
關鍵詞: 天宮二號對接 天宮二號是帶著哪些目的上天的 天宮二號對接在什么時候 天宮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