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為各大銀行官網掛牌利率,實際執行利率以當地分支機構辦理結果為準。
紅網時刻新聞5月6日訊(記者 肖娟)“五一”剛過,又有3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加入降息序列!5月4日,浙商銀行、恒豐銀行發布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公告;5月5日,渤海銀行跟進下調存款利率。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銀行多個定存品種下調10~30個基點,其中下調幅度最大的是3年期、5年期定存產品,從最高的3.25%降至2.9%、2.95%。至此,全國性銀行掛牌定存利率均降至3%以下。
(資料圖)
全國性銀行全面降息
定存掛牌利率降至3%以下
去年9月,工、農、中、建、交、郵儲等6大國有銀行集體發布調整人民幣存款利率的公告,多個品種分別在前期利率的基礎上下調5~15個基點。
在國有大行的帶動下,招商、中信、光大、浦發、民生、華夏、廣發、平安等近10家股份制銀行加入到降息的行列。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公告調整利率的3家銀行有一個共性:在上一輪銀行降息潮中沒有跟進下調,依然保持較高掛牌利率。彼時,這3家銀行3年期、5年期定存年化利率為3%~3.25%。經歷此次降息后,6大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全面降息,全國性銀行定存利率告別“3%時代”。
仍有高利率定存產品“撿漏”
建議市民貨比三家
不過,由于銀行分支機構有一定定價權,掛牌利率不一定是最終的實際執行利率。
記者登錄幾家銀行手機銀行發現,依然有3%以上利率的儲蓄產品。如交行1萬元、5萬元起存的3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3.05%、3.2%,這一利率較官網掛牌利率高40、55個基點。
本土銀行的定存收益也略高,如長沙銀行、湖南銀行推出的3年期、5年期定存掛牌年利率為3.3%,三湘銀行3年期定存利率為3.4%。
此外,湖南農信系統、部分外資銀行也推出了收益略高的儲蓄產品。因此,建議廣大市民在配置存款時貨比三家。
銀行不差錢
存款、銀行理財等產品利率普降
事實上,存款利率近年來已經經歷多輪下調。
2021年,根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工作會議精神,人民幣存款優惠利率報價方式從乘法變加法,即“基準利率×倍數”調整為“基準利率+基點”。并且,對不同類型的商業銀行設置不同的最高加點上限。
2022年,全國性銀行在當年4月、9月兩次下調存款利率。只不過,第一次主要對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開刀”,第二次多個品種期限的定期存款普降。
盡管定存收益下調,住戶存款依然不斷創新高,“不差錢”的銀行高息攬儲動力不足。
不僅是存款,深受老年投資者擁躉的儲蓄國債利率也逐步下滑。
2022年,儲蓄國債3年期、5年期共經歷3輪降息,共下調35個基點,3年期國債年化利率從3.4%降至3.05%,5年期國債從3.57%降至3.22%。
進入2023年,儲蓄國債收益繼續下調,3年期、5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下調5、10個基點,票面年利率分別為3%、3.12%。
寶寶類基金、銀行理財也難以獨善其身。前者普遍在2%左右浮動,后者的高收益產品寥寥,4%左右的年化業績比較基準產品經常需拼手速。
應對貸款利率下行
銀行降低負債成本保息差
為什么多個渠道的低風險產品收益持續降低?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為應對凈息差持續收窄的現狀,銀行需要降低負債成本。
以2022年為例,1年期、5年期LPR報價從3.8%、4.65%降至3.65%、4.3%,累計下調15、35個基點。受LPR報價下行影響,銀行凈息差持續回落。
加上讓利實體,湖南貸款利率已處于有統計以來的歷史低位。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湖南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29%,同比下降37個基點。
不僅是企業貸款,住戶貸款利率也普遍下調。以廣大購房者關注的房貸利率為例,湖南銀行業首套房利率普遍為4.1%。其中,常德、岳陽、株洲、湘潭等地依據首套房貸款利率動態調整機制,首套房利率下限已降至4%以內。
業內人士分析,貸款利率市場的價格必然傳導到存款利率市場,從而帶動存款利率持續下行,這也是投資者在資產配置時,通過長期產品鎖定高利率的原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