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899年5月10日,中國潑墨畫家張大千出生。
張大千在敦煌臨摹
張大千原名張正權,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內江一個書香門第家庭。1908年跟隨母親學習花鳥草蟲白描。1917年隨二哥張善子到日本京都攻讀繪畫,又研究染織工藝。1919年完成學業回國,因未婚妻謝舜華去世后耽于佛學,剃度為僧,法號大干,后經還俗,以法號行。
1940年至1943年,張大千兩涉甘肅敦煌,臨摹歷代壁畫。他發現部分洞窟內壁畫有兩層,便將外層壁畫剝除查看,此舉也在后世飽受爭議,認為他對壁畫造成一定的損毀。張大千50歲后棲居海外,晚年曾與西班牙立體派大師畢加索結交,互表欽慕。
張大千曾論畫:“畫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陽就可以出太陽。造化在我手里,不為萬物所驅使……心中有個神仙境界,就可以畫出一個神仙境界。”他用筆雄健、著色明麗,畫風清雅多變、自成一家,擅長山水、花鳥、人物,尤擅畫荷花,在繪畫、篆刻、詩詞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代表作品有《中郎授女圖》《溪橋行舟圖》《潑墨荷花圖》等。
20世紀30年代張大千與齊白石齊名,有“南張北齊”之譽。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評價他:“大千先生臨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畫,介紹于世人,使得窺見此國寶之一斑,其成績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圍。何況其天才特具,雖是臨摹之本,兼有創造之功,實能在吾民族藝術上,另辟一新境界?!?/p>統籌:梁冰 編輯:彭茜雅 版權聲明
本稿件為獨家原創,版權為鄭州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
關鍵詞: